第651章 限制内阁的权力?改良武器!

  虽然东瀛国非常残忍,可连李靖、霍去病等人也不得不承认,东瀛国的战力还是不错的,至少在孔雀王朝之上。

  别看孔雀王朝幅员辽阔,可若是真的与东瀛国接壤交战,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昭壬,不知道这个人的后代会有怎样的实力呢?”秦天民淡淡一笑。

  对于这个昭宣化,秦天民还是挺想亲自会会的,可是实际条件不允许。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诸葛亮和刘伯温是绝对不可能放他离开开封城的。

  如今城内没有皇帝,若是太子再带兵亲征,都城无人坐镇是绝对不可以的。

  当然,当初秦天带兵北伐的时候是特殊时期,那个时候大周的势力范围还远远达不到现在的水平,加上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秦天的亲信,能力也很强,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大周可不是之前的大周了,每日的奏折运往内阁都得用马车来拉,多的时候甚至得一个车队押送才行。

  这么庞大的工作量根本就不是内阁这些大臣可以解决的。

  加上秦天为了防止内阁专权,明确提出内阁仅仅有辅助批阅奏折的能力,换言之,就是只有帮政权力,而没有决策权力。

  最终的拍板还是需要秦天或者秦天民决定的。

  秦天可不是不相信诸葛亮等人,而是为了日后做打算,一旦自己寿命到了尽头,这些牛叉的大臣也将会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孩子虽耳濡目染,

  可一代无事,两代无事,三代四代呢?百年之后呢?

  那个时候的后人还会听从祖宗们的吗?

  就像太祖高皇帝说的后宫不能干政,秦天的母后不也是一样干政了吗?企图控制秦天登基做一个傀儡皇帝,进而把持整个朝堂。

  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周已经建国将近二百年的时间,时间太久了,久到甚至不少人都忘记这句话了。

  所以为了后世儿孙着想,秦天必须要限制内阁的权力,由皇帝做最后的决策,将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只有加强中央集权,秉承皇权至上,这样大周才会传至千秋万代,一旦皇帝的权利没有了,那这个王朝基本上也就走到了尽头。

  像汉朝、宋朝和清朝,到了王朝后期基本上皇帝已经没有任何威信可言,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这样的王朝灭亡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殿下,您不会想要带兵亲征吧?”萧瑜心中一紧,试探开口。

  秦天民笑着摇头,轻轻握住萧瑜的双手:“我可不是父皇,我大周还没有到太子都要披甲上阵的缘故,加上你已然有了身孕,我也不放心,想一直陪着你!”

  “嗯嗯!”萧瑜轻轻点头。

  秦天民此言倒是没有说话,虽然他想当面会会昭宣化,可是相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而言,这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他想一直陪着萧瑜,至于日后会不会带兵亲征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那就是不要有出兵的机会才是啊。

  与此同时,东瀛都护府,阳军城。

  “知府大人,如今我们可调动的兵力不多了,若是再调兵出击,怕是这阳郓城也守不住了!”一个身着黑甲的将军对着一个中年男子微微拱手。

  中年男子微微点头,思索起来,他便是东瀛都护府的知府刘子敬。

  刘子敬是在乾明十三年高中的一甲探花,秦天对他非常欣赏,首先,殿试的考试内容可不再是语数这些东西了,秦天从改革科举之后就将殿试命题的范围区别开来。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考核,第一个就是策论,考的是考生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第二个就是考核语数这些文化课,当然,考的将会更深一步。

  加了一个策论,主要是秦天想要看看这些考生为官的能力,毕竟要想当一个好官可不仅仅是分数达到就可以了,还得从见识、品德多方面考察。

  当然,若是殿试都过不了,也就到不了选官这一步了。

  而刘子敬的策论是那一年殿试考生秦天最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