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假传圣旨

  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着,很快便来到了次日的凌晨时分。

  此时的兴庆宫外,宫墙边一片静谧,只有偶尔吹过的夜风,轻轻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夜色浓稠得如同墨汁一般,沉甸甸地压在长安城的上空,让人感到几乎快要窒息。

  那无尽的黑暗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张开血盆大口,将整座城市都吞噬其中。

  在兴庆宫的外围,负责警戒的金吾卫士卒刘思武,正拄着那根冰冷而沉重的长戟,站在宫墙根下。

  他的眼皮像是被千斤重担压住了一样,沉重得几乎抬不起来,一个接一个的哈欠如潮水般涌上喉咙,怎么也抑制不住。

  夜晚的寒气如同一股冰冷的洪流,无情地穿透了他的衣衫,直逼骨髓。

  他的双脚站得有些麻木了,仿佛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

  他拼命地跺着脚,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唤醒一丝暖意,然而那股寒气却如同一条阴险的毒蛇,紧紧地缠绕着他,不肯松手。

  就在这时,一阵“簌簌……哒哒哒……”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那声音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刘思武心头一紧,警觉地抬起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一队队太监、宫女们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慌慌张张地从宫门里涌出来。

  他们手中提着微弱的灯笼,怀里抱着大小不一的包裹,神色仓惶,步履匆匆,仿佛身后有恶鬼在追赶。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茫然,就像是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何处去。

  “奇哉……怪也……”刘思武一边揉着酸涩的眼睛,一边在心中暗自嘀咕。

  这深更半夜的,宫里本应是一片寂静,怎么会如此喧闹呢?他不禁心生疑虑,莫非是哪个宫苑走了水(失火)不成?

  刘思武心中越发不安,他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究竟发生了何事。

  然而,四周的夜色如墨,他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模糊的人影在慌乱地奔跑,气氛异常诡谲。

  就在刘思武焦急地张望时,一名相熟的龙武军士卒(老张)突然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老张面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正跟着人流紧张地奔跑着。

  刘思武见状,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连忙伸手拉住老张的胳膊,急切地问道:“老张!老张!留步!这……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宫里出什么事了?”

  老张像是被吓了一跳,他猛地回过头来,脸色煞白,如同见到了鬼魅一般,眼神里充满了惊恐。

  他用力挣脱刘思武的手,压低嗓子急促地说道:“我的刘老弟!莫要多问!一个字也别往外蹦!小心……小心祸从口出!这可是掉脑袋的勾当!”

  说罢,老张还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然后头也不回地快步消失在了黑暗中,只留下刘思武站在原地,惊愕得合不拢嘴。

  刘思武被他这反应吓得浑身一激灵,仿佛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就像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一般,寒意迅速传遍全身,让他瞬间缩回了脖子,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生怕引起对方的注意。

  此时此刻,刘思武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他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从对方的反应来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怕的念头,让他的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要跳出嗓子眼儿了。

  然而,在接下来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时辰里,刘思武作为宫墙根下的“哨兵”,却被迫目睹了更多匪夷所思、足以颠覆他认知的景象。

  首先,他看到象征皇权的全套銮驾仪仗被小心翼翼地抬出宫门。

  那精美的銮驾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皇家的威严和奢华。

  刘思武不禁瞪大了眼睛,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些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紧接着,贵妃娘娘那华贵非凡的凤辇也缓缓驶出了宫门。

  凤辇上的装饰华丽无比,珠帘轻摇,仿佛能听到贵妃娘娘的欢声笑语。

  刘思武的目光紧紧跟随凤辇,直到它消失在宫墙之外。

  再后来,是一辆接一辆沉重异常、压得车轴吱呀作响、满载着巨大箱笼的马车。

  这些马车看上去都装满了贵重的物品,车轮碾过青石路面的声音在寂静的凌晨格外刺耳。

  刘思武不禁想知道这些箱子里究竟装着什么,但他不敢去打听,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些马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出宫门。

  就这样,刘思武一直站在宫墙根下,目睹着这一切。

  他的心情愈发沉重,心中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这些景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呢?

  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各种猜测和疑问,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直至天色微明,晨鼓那沉闷而悠远的声音在长安城各坊间次第响起,宫门才缓缓关闭,恢复了往日那种威严却空洞的平静。

  小主,

  刘思武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他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他知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