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早起来没刷牙?嘴巴这么臭

  “南南,你看。”外公出来,手里拿了10块的大团结。

  “是他放在厨房的,这个容景丞,很懂得处理事情,南南,你在考虑考虑吧,外公观察过这一家,每个人都很不错,正好他们也有所求,你嫁过去,不会吃亏。”

  “外公,那这不是成了一场交易的婚姻吗,更不会幸福。”

  傅南娇毫不犹豫反驳了外公的话。

  “容景丞伤在那个部位,你只能和他结婚才能治,否则免淡。”

  “外公,医者没有忌讳。”

  “总之,你要治就要嫁给他,不嫁那就别治,要是让我知道你偷偷治,那以后就别叫我外公了。”

  外公这是把傅南娇硬逼着答应啊。

  第二天,天才刚刚亮,就有人敲大院的门。

  同院赵大婶刚好起床,就去开门。

  门一开,是个陌生女人。

  “大妹子,这么早来找谁啊,各家户都还没起全呢。”

  “不好意思啊,我来找黄老先生。”她正是李静秋,天还没亮就起床做饭,打包好又坐了两个小时车来到村里。

  她的头发被露水打湿,一手拎着饭盒,一手拎着苹果。

  赵大婶上下打量一眼,就让她进来。

  “大妹子,你看病来的也太早了,黄老头还没起床呢。”赵大婶就住黄元林旁边的房子,他起没起她一听就知道。

  这个大院里,有十一户人家,黄元林就是其中一家。

  村的诊所是在大院外面,整个村有八个大院,有住十几户的,也有住着二十几户的,还有一个最大的院里住着四十多户。

  村里有个小学,大院里的孩子都到村里小学上学,周边的两个村小孩也在这里读书。

  听起来很多,但能让小孩读得起书的很少,三个村小孩有一百多人,但能去上学的不到一百人。

  生育计划还没有普及,家家户户最少有三个以上的小孩,一家的收入也就够吃饱饭,但要拿钱读书,那肯定没有。

  赵大婶家有5个小孩,前四个都是女孩,拼到第五个终于生了男孩。

  要知道,在农村,谁家没有个男孩,那就是丢脸的事,女娃不值钱,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

  好不容易拼来的儿子,赵大婶一家都非常疼爱,五岁就开始让去学校读书。

  只是五岁能懂什么,而且这个老五智力还不全,比正常五岁的孩子还要笨一点。

  但赵大婶逢人就说那是文曲星下凡,才和普通小孩不一样。

  老师几次劝说,这么小不适合在学校,连站着尿尿都不会,上什么学啊。

  赵大婶一听,就跟老师吵起来,老师哪里吵得过她的大嗓门,直接就给吓跑了,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村里本来就缺老师,这下更缺了。

  但赵大婶还是我行我素,把儿子送到学校,气的校长几次找她谈话,但她根本就不听,也不怕。

  最后校长也没办法,就随便她怎么折腾。

  这一大早,赵大婶就起来给儿子蒸蛋,每天早上固定一个蒸蛋,雷打不动。

  赵大婶进进出出在厨房忙,但眼睛没离开过在院子里等人的李静秋。

  “大妹子,你这么早来,是生了什么很急的病吗。”

  “不是什么急病,其实我也不全找黄老,大姐,你知道他外孙女吗。”李静秋走过来,打听起了傅南娇。

  赵大婶一听这话,瞬间明白了,难怪来的这么早,原来是奔着外孙女来的。

  这几天她可没少见人往家里拎东西,全是来说亲的,不过黄老头都没有同意。

  “见过,那孩子水灵灵的,可漂亮了,又勤快又能干,你是媒人吧?给谁家说亲啊。”赵大婶也好奇起来。

  “我给我儿子说亲,这不,一早就拎着东西来了。”昨天回家后,她就想办法一定要感动傅南娇,让她嫁给自己儿子。

  赵大婶一听就乐了,“给自己儿子说亲的也来了不少,不过你是谁家的,怎么从来没看见你呢。”

  赵大婶打量她几量,附近几个大院都没这号人物吧。

  “我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哟,这小姑娘还这么出名啊,连别的地方都来说亲,不过你还真别说,那丫头是真的好看,以前还是在市里的呢。”

  “但话又说回来,这丫头年龄也不小了,有26了好像,像在俺们大院里,这年龄的女人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市里头乱,估计是遭了什么事才回来,不然市里那么好,谁想回来呢。”

  李静秋本来是想打听打听,刚开始也说的挺好,怎么越听后面越不对劲。

  “你可别瞎乱猜什么事,人家姑娘是有孝心,外公年龄大了,回来陪陪老人家,这有什么不好。”其实,真正的原因,她是知道的。

  但是,她不允许别人在背后嚼儿媳妇舌根。

  这就是护犊子。

  “黄老头自己有儿女子孙,哪里需要一个外孙女来孝顺,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