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配合推进

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室内,这只能在全控室内农场进行。”

  “这…我们没有钱投资这种室内农场呀!”光头一脸无奈地提醒道。

  然而郑庭玉却笑着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一时间很难拿出几千万去投资室内农场,这也是我们邀请大家过来参加这一次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我们公司打算将泸水新城中的一部分室内农场进行出租。”

  “出租?”

  “这倒是可以考虑…”

  “就是不知道租金是多少?”

  郑庭玉知道很多人关心租金问题:“大家不用担心租金问题,所有室内农场的统一出租价格为每亩每年6000块钱,水电费按市场价收费,这里有一份我们公司内部试生产的成本预估表,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所有人的桌面平板电脑上,再次出现一份新文件。

  老李眼疾手快点开了文件夹,一目十行地扫了一遍,随即在心里面盘算起来。

  按照目前的水电费,和海陆丰集团内部评估的生产成本,他大概估算出一个粗略的成本。

  以海陆丰集团可以提供的万能月季花砧木为例子,其月季鲜切花的亩产量,几乎是普通大棚的8倍左右。

  如果每年只需要6000块钱的租金,他觉得可以投资。

  而且老李还发现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海陆丰集团投资建设的种植大楼,都集中在百花区、临河区、云山区,鲜切花采收之后,可以直接打包,然后通过空港直销亚洲联合体各地。

  随着亚洲联合体各地的居民年人均中位收入突破5.8万华元,各地居民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类型的消费,正处于高速膨胀阶段。

  比如以往只有节假日才比较多消费的鲜切花产品,现在也越来越普遍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

  这也是海陆丰集团在滇南地区加大室内种植投资的内在动力。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异常,导致露天种植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甚至连大棚种植都面临气候波动的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为了扩大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面积,将一部分穷山恶水还给野生动物。

  老李等人自然不知道上面的大计,也不知道海陆丰集团是接了任务来的,但他们确实被吸引到了。

  毕竟亩产比大棚增加8倍,这其中就蕴含着巨大的利益。

  只要有利可图,自然有人愿意租这些室内农场。

  在郑庭玉的仔细回答下,众人对于万能砧木技术、室内农场租赁的事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有人已经下定决心,准备马上进入这个新产业之中。

  有人还在犹豫不决,觉得应该继续观望一阵子。

  还有人嗤之以鼻,觉得海陆丰集团推出这种业务,到时候大家都在几个品种的花卉内卷,就算是可以赚钱,估计也是薄利多销,还不如自己现在搞的精品园艺植物。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向,但是在场的几十个花卉生产企业老板中,至少有70%表示要详细洽谈合作。

  对于没有合作想法的的人,郑庭玉也没有冷言冷语,而是让助理送他们离开,还送上一份新年礼品,毕竟买卖不在仁义在,做生意没有必要喊打喊杀。

  留下来的人中,老李和光头两人正在一间小会客厅内,一边等待海陆丰集团的合作洽谈业务员,一边讨论着一些事情。

  “老李,你打算种什么?”

  光头翻看着一份万能砧木的文件上面有各种园艺植物的万能砧木,不过类型确实不多,目前只有6个大类。

  比如比较常见的蔷薇科万能砧木。

  老李思考了一会,然后指着月季花的那一页说道:“蔷薇科砧木比较好。”

  光头摸了摸自己的宽额头:“不是?老哥你不觉得月季花竞争大吗?”

  可老李却一副你目光短浅的表情:“呵呵,蔷薇科可不止月季花,还有桃花、樱花、李花、梨花,而且蔷薇科嫁接难度比较小,其他菊科、兰科、唇形科、百合科、木兰科,你有嫁接经验吗?”

  “呃…”光头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宛如小鸡啄米:“还是老哥经验丰富,那我也跟你一样搞蔷薇科好了。”

  老李以过来人的身份指点道:“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先搞熟悉的月季花,然后再搞其他蔷薇科鲜切花,如果想搞其他花卉,那就先小面积尝试,别一股脑梭哈,不然出问题了,咱们可伤不起。”

  “那是那是。”光头头如捣蒜。

  要不是看在光头救过自己一命,老李才不会这样提点对方。

  两人聊了半个小时左右,三个工作人员就敲门而入。

  “你好!两位老板,我是负责这一次业务洽谈的黄宇诚…”

  “你好!我是李…”

  几人相互介绍一下,便开始了业务洽谈。

  听到老李和光头两人都选择了蔷薇科砧木,黄宇诚说着说着,便抽出另一份合作文件,向两人推销起来:

  “…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兴趣,种植碧蓝阳台这个月季品种。”

  “碧蓝阳台?新品种?”老李眉头一皱。

  黄宇诚笑着解释道:“这是我们公司下属一个花卉研究实验室培育的转基因品种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