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参与救援

还有一半保持着完好无损的状态。

  不过,当他们将目光投向屋顶时,原本应该铺满整个房顶的太阳能板此刻竟然一块都不见了踪影!看到这一幕,卢青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空荡荡的房顶,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沮丧。

  一旁的喻子健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太阳能板可是非常重要的物资啊,估计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军方的人员给收集起来了。”听到这话,卢青脸上的失望之色愈发明显,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难道我们就这样白跑一趟吗?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供冷点……”

  赵晓慧面色凝重地说道:“既然咱们已经到这儿了,那就赶紧帮帮忙去救人吧!你们看,供冷点这边楼层相对较低一些,如果有幸存者的话,救援起来应该会比小区那边容易些。不过呢,这里显然没有太多居民组成的救援队,大多数都是士兵们在忙碌着。”

  钟广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表示赞同道:“确实如此啊,小区那边居住的人口众多,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手去营救。而供冷点这边,能够成功逃脱的人本就不多,那些没能逃出来的,往往一大家子都被困在了里面。因此,居民们自然更倾向于优先救助自己所在的小区,他们可没精力特意跑到这边来帮忙。再说了,光是处理小区里的情况,他们可能都自顾不暇呢。”

  卢青无奈地叹息一声,接着说道:“哎,既来之则安之吧。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赶快行动起来。对了,是不是得先找到负责登记的地方呀?要不然咱们忙活半天,最后连一顿饭都领不上,那可太亏啦!”

  于是,几个人一边交谈着,一边加快脚步朝着废墟方向走去。幸运的是,没过多久,他们便顺利地找到了登记处。钟广鑫见周围暂时没人咨询,趁机多问了一句:“同志,请问您知不知道这下面大概还有多少幸存者啊?”

  那位士兵看上去疲惫不堪,仿佛已经许久未曾好好休息过。他的声音异常沙哑,听起来就像是粗糙的磨砂纸在坚硬的地面上来回摩擦所发出的声响一般。当他试图开口说话时,甚至有些字因为喉咙的干涩而难以清晰地吐露出来。然而,尽管如此,面对众人的询问,他依然强打起精神,十分认真且详细地回答着问题。

  “有一部分人在天黑之后便离开了供冷点。不过呢,那些被列为特困户并接受救助的人们始终居住在里面没有离开。要知道,在这个区域里有着多达三百余位特困的独身老人啊!其中位于低楼层的部分人员成功逃了出来,可是高楼层的那些则不幸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经过初步估算,被困在里面的人数至少还有一千多人呐!”

  听到这里,钟广鑫赶忙说道:“真是太感谢您了!那么请问一下,我们应该从何处着手展开救援行动呢?”

  只见士兵抬起手来,朝着某个方向指了一指,并解释道:“今日救援队集中在南区作业,而且就在昨天,他们已经在那里成功开辟出了一个缺口。你们可以先去那个地方看看情况。”

  钟广鑫再次向这位尽职尽责的士兵表达了谢意。这时,一旁的赵晓慧也迅速有所动作。她伸手在自己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便掏出了两颗润喉糖。随后,她轻轻地将这两颗润喉糖递到了士兵面前,微笑着说:“给您,含一含或许能让嗓子舒服些。”

  士兵听后,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我真的不要!你们还是自己留着吧。” 他心里很明白,如今的物资极度匮乏,尤其是像糖这种东西。经历了这场可怕的地震之后,工厂倒塌,生产线毁坏,想要重新恢复生产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所以,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颗糖,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异常珍贵的资源,他实在不忍心收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赵晓慧可不管那么多,只见她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迅速地抓住士兵的手。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刚想挣脱开来,却发现赵晓慧已经将那颗喉糖硬生生地塞进了他的手心。紧接着,她又顺手拿起一瓶水,一同递到了士兵手中。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赵晓慧根本不给他任何拒绝的机会,转身便朝着钟广鑫飞奔而去。

  就在刚才抓手的那一刹那间,赵晓慧清晰地感受到了士兵那双粗糙开裂的大手。他的手掌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有的伤口还渗着血水,早已凝结成痂。再看他的指甲缝里,更是填满了干涸的血迹,仿佛诉说着这段时间以来所经历的艰辛与困苦。不仅如此,当她抬头望向士兵的双眼时,看到的是一双布满了红色血丝的眼眸。可想而知,自从地震发生以后,为了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工作,这些勇敢无畏的士兵们几乎没有合过眼,一直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想到这里,赵晓慧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感动。她深知自己能够给予他们的帮助实在有限,但此刻,这两颗喉糖和一瓶水或许就是她所能表达感激之情的全部方式了。

  她向来并非那种见到任何人可怜便会心软到不顾一切地想要去提供帮助之人。然而,面对眼前这群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们拼命的人们时,她那原本坚硬如铁的心肠却怎么也无法再继续冰冷下去。

  就在这时,钟广鑫等人的及时加入犹如雪中送炭一般,令这边已经持续许久未曾停歇过的救援士兵们终于得以稍稍喘上一口气。不得不说,与居民区相比起来,供冷点的救援工作确实要轻松许多。想当初,为了能够容纳下更多前来纳凉避暑的民众,这里将所有的柜台隔档全部清空,使得整个供冷点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环形建筑结构。而上方的顶棚更是采用了一整块轻钢材料所打造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地震发生后,恰恰正是由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顶棚,反而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创造出了一线生机。它竟然成功地抵御住了来自上方源源不断坍塌下来的各种杂物和废墟,从而为里面的幸存者们赢得了些许宝贵的喘息之机。

  尽管如此,供冷点内依旧有着数量众多的伤亡情况出现。幸存者固然不在少数,但不幸遇难者同样为数不少。可即便面临着如此艰难险阻、生死未卜的局面,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们仍然咬紧牙关,一刻不停地坚持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因为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他们就绝不会轻言放弃!

  如果人手能够多一些,或许很快就能将困在里面的人给解救出来,但问题是现在哪里都缺人,组织民众自救,那也要民众愿意来这边,可是比起救自己的家人,去挖自家坍塌了的房子,这时候能有多少人主动来这边救援跟自己无关的人,就因为这样,这边救援的士兵是最多的,因为除了士兵,此刻被埋在下面的幸存者等不到其他的救援了。

上一页下一页